另類福音─受割禮的問題
- 創世記
 - 出埃及記
 - 利未記
 - 民數記
 - 申命記
 - 約書亞記
 - 士師記
 - 撒母耳記上
 - 撒母耳記下
 - Ruth & Esther
 - 約伯記
- 序
 - 背景及參考資料
 - 約伯第一次受苦 (1章)
 - 約伯第二次受苦 (2章)
 - 約伯第一次發言 (3章)
 - 以利法第一次發言 (4-5章)
 - 約伯第二次發言 (6-7章)
 - 比勒達第一次發言 (8章)
 - 約伯第三次發言 (9-10章)
 - 瑣法第一次發言 (11章)
 - 約伯第四次發言 (12-14章)
 - 以利法第二次發言 (15章)
 - 約伯第五次發言 (16-17章)
 - 比勒達第二次發言 (18章)
 - 約伯第六次發言 (19章)
 - 瑣法第二次發言 (20章)
 - 約伯第七次發言 (21章)
 - 以利法第三次發言 (22章)
 - 約伯第八次發言 (23-24章)
 - 比勒達第三次發言 (25章)
 - 約伯第九次發言 (26-31章)
 - 以利戶第一次發言 (32-37章)
 - 神親自發言 (38-42章)
 - 總結
 
 - 雅歌
 - The Prophets
 - 使徒行傳
 - 羅馬書概略
 - 哥林多前書概略
 - 哥林多後書概略
 - I Corinthians
 - II Corinthians
 - 加拉太書
 - Ephesians
 - 腓立比書
 - Philippians: joy out of affliction
 - Colossians vs Ephesians
- Introduction
 - Greetings & Thankful prayer (1:1-13)
 - The Son (1:14-22)
 - Paul's ministry (1:23-29)
 - Reasons for writing the epistle (2:1-7)
 - False religions / Head and body (2:8-23)
 - New life and deeds (3:1-17)
 - Family and job relationship (3:18-4:1)
 - Final word and prayer request (4:2-6)
 - Senders of the epistle (4:7-9)
 - Salutation from fellow workers (4:10-14)
 - Paul's salutation (4:15-18)
 - Reflection
 
 - I Thessalonians
 - II Thessalonians
 - 教牧書信─提摩太前、後書及提多書
 - 雅各書
 - 彼得前書
 - 彼得後書、約翰二書、猶大書
 - 約翰一書
 
另類福音─受割禮的問題
(1:8)「無論是我們,是天上來的使者,若傳福音給你們,與我們所傳給你們的不同,他就應當被咒詛。我們已經說了,現在又說,若有人傳福音給你們,與你們所領受的不同,他就應當被咒詛。」
墮落的天使是撒旦的差役,也可以「裝作光明的天使」(林後11:14),去誘導人進入錯謬的真理。例如那些異端教派的頭目,自認受了神直接的啟示,胡亂解經,斷章取義,另立所謂真正得救的論據。這些假先知、假教師、假師傅,持續散播異端邪說,有如惡性毒瘤,「應當被咒詛」。
保羅重覆地提醒加拉太信徒勿再隨便輕信人所傳的道理,應該先仔細考量這些道理,與過去保羅所傳給他們的福音,有沒有教義上的差別。
保羅在信首便直斥加拉太信徒跟從了「別的福音。那並不是福音,不過有些人攪擾你們,要把基督的福音更改了。」(1:6-7) 他寫此信就是要糾正他們的錯誤觀念,試圖挽回他們昔日愛主的純潔之心。他用了很大篇幅去闡明行律法稱義和因信稱義的分別。
